茶诗歌 |
感悟禅茶 赵英立 笔名“京华闲人”作有中国茶艺全程学习指南一书。
休去参禅且问茶,
茶禅一味向心涯;
品出山水风云色,
自悟菩提树上华。
“无心”、“无我”本是同源,懂得防下,才能真正悟到茶之妙意。专注,自然了无牵挂;虚怀若谷,又岂会心生杂念?故修茶先修人,修人先修心,心相既为茶相也。
六羡歌(1) 唐.陆羽 茶圣 自鸿渐,江湖人称“竟陵子”,自号“桑苎翁”,“东岗子”。著有最早的《茶经》一部而名为茶中之圣。
不羡黄金罍(2),
不羡白玉杯。
不羡朝入省,
不羡暮登台(3)。
千...... |
阅读全文>> |
2010-12-14 22:05:06 |
浏览 (1629) |
|
茶悟》之茶感(普洱熟茶篇) |
那是一种柔软的美,那是一种柔美的红。
对,这就是普洱茶的感觉。
一个人静静的呆着
伴随着童丽红蔷薇的旋律
每每古筝发出悠扬的音律,无不让人沉醉、让人思绪
如此的惟妙惟肖
取出悠悠十载陈年老茶
那茶锥开茶清脆的声音给人心底油然而生的愉悦之情
烹煎已得前人法
蟹眼松风娱自嘉
煮水的方法古人们已经告诉了我们,当水煮到第二沸的时候,水中升起的小泡好象是螃蟹眼和鱼眼一样大小,这个时候就要停止煮水,倘若继续则此壶水就煮“死“了,在泡茶的过程中就产生水的涩口。
茶者清为贵,壶者紫沙真
不但要有好的茶叶
更需要好的器皿
泡一壶陈年普洱最好是选择一把好的紫沙壶
温壶的过程中那热气在...... |
阅读全文>> |
2010-12-14 21:42:12 |
浏览 (1395) |
|
茶悟》之茶感(普洱生茶篇) |
那是一种怡神的香
那是一种动人的香
那是一种古韵陈香
那是一种清幽若兰的茶香
喝茶,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享受,在苦、涩、甘、甜之中感悟茶如人生的奥秘。
配以字画、春兰、清幽曲子,此情此景取出悠悠十栽之余的易武古书生茶(生普)好环境、好曲子、好茶真是美不胜收、羡煞爱茶之人啊!
每每撬动茶饼时都心生欢喜,那一条条肥硕的茶条,如此耐人寻常、如此的让古今茶人所喜好及爱不释手…
就如同于金屋藏娇般的神秘。
开泡之后当年翠绿的茶色,通过时间陈化后变的如枫叶般的美丽。
让人联想起秋的美丽、秋的奇幻;真可谓是以茶可雅志啊!
茶,往往给人秋实春华的感觉,正如同于一年四季之中,春天有了...... |
阅读全文>> |
2010-12-14 21:41:24 |
浏览 (1166) |
|
《茶悟》之茶感(铁观音篇) |
烟花三月下
万物油绿葱葱
无不让人心神开阔
飘飘清风拂面而来
无不让人感受自然的生机
反复早已忘记身在嚣繁复杂的人世间……
细雨朦朦轻风扬
悠然回首空独坐
一曲江南风情调
汲泉自煮娱自嘉
升腾的热气如烟如雾,
顿时嗅觉到铁观音发出屡屡的幽兰茶香;
随着丝丝缕缕飘渺银丝般的热气;
似乎来到蓬莱之中。
啜上一口,把茶汤含于口中,犹如含着一朵小花,细细嚼爵慢慢体贴之。
无不感到牙缝间、两夹间为之甜为之香。
徐徐入怀,好象全身心被茶之包裹,几盏香茗入口,物我两忘,悠然而生,妙处难与君说。
在闻其香时犹如来到五月的桃圆,嗅觉到桃子成熟后迷人的蜜桃香;
又如...... |
阅读全文>> |
2010-12-14 21:40:31 |
浏览 (1303) |
|
壶中有日月,茶中有乾坤(普洱茶好坏区分) |
茶——逐步的取代了咖啡、饮料等等,原因只为茶的功效、品饮价值、绿色食品等。
茶的功效相信大家都耳熟明目了,早在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“茶久食,令人瘦,少卧、轻身、意思意。”
在品饮上众多茶客以茶会友、以茶雅志、以茶行道,达到儒家的心神合一、心清心静培育出无穷的灵感和作品。
在释家中追求天人合一无我的境界境界;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。只有领悟了“无”的境界,才能创造出“禅茶一味”的真境。“无”是茶道艺术创造的源泉。
在道家讲究“道法自然”以一切的事物归源于自然之中,以茶静心感悟、体悟得到修行,所谓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
茶之盛行于世给人人们带来无穷...... |
阅读全文>> |
2010-12-14 21:39:35 |
浏览 (1459) |
|
2010-12-20 09:17:00
好诗,学习了~
-- 乐砂